清明时节的雨丝轻柔地拂过青山村,李青站在民宿的落地窗前,看着水雾笼罩下的合作社大棚。
自动喷灌系统正在运行,细密的水雾在玻璃上折射出七彩光晕。她手中的平板电脑显示着实时数据——草莓糖度、土壤pH值、空气湿度,各项指标都在理想范围内跳动。
这时她身后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,稳健有力,只有极轻微的跛态。王轱辘从背后环住她的腰,下巴搁在她肩头,新换的剃须水气息清冽。"菌生和梨叶又钻实验室去了,"他的声音带着晨起的沙哑,"说是要赶在雨季前完成新品种测试。"
李青侧头,看见丈夫眼下的淡青色阴影。昨夜省农业厅的视频会议开到凌晨,他作为合作社代表发言时,流利的专业术语完全看不出当年那个初中辍学的影子。
"妈刚才来电话,"她转身替他整理衬衫领口,"说婚庆公司的人十点到。"
王轱辘的喉结滚动了一下。自从菌生和梨叶决定在梨花开时举办婚礼,沈雅琴就像当年操盘上市公司一样事无巨细地筹备着。李建国则整天乐呵呵地跟着七叔公学酿喜酒,把合作社的仓库熏得酒香四溢。
雨幕中,一辆贴着"百年好合"的商务车缓缓驶入。李青刚要撑伞去迎,王轱辘突然拉住她:"等等。"他的手掌温热干燥,指腹的茧子刮过她手腕内侧敏感的皮肤,"先去看个东西。"
合作社东侧的实验大棚里,菌生正全神贯注地调试设备。梨叶踮着脚往他嘴里塞草莓,少女的订婚礼服下摆沾满了泥点。看见来人,菌生手忙脚乱地站起来,碰倒了一排试管架。
"王叔!李婶!"少年的耳朵红得像他培育的新品种草莓,"我们在做花期调控..."
王轱辘摆摆手,径直走向大棚深处。李青跟着丈夫,惊讶地发现原本种植实验作物的区域,此刻变成了一片花海。各色玫瑰与百合组成繁复的图案,中央是用郁金香拼出的"青&轱"字样。
"这是..."
"结婚二十周年纪念。"王轱辘的耳尖微微发红,"本来想等孩子们婚礼后再..."
李青的指尖抚过花瓣,二十年前的记忆如潮水涌来。那个没有婚纱、没有戒指的简单仪式,只有七叔公作证婚人,和满山遍野的野花。如今这个曾经自卑的瘸腿青年,给了她一场迟来的浪漫。
菌生不知何时凑了过来:"王叔从半年前就开始准备,每种花都是根据李婶的喜好选的。"他的白大褂上别着"首席农业工程师"的胸牌,语气却还像当年那个放牛娃一样腼腆。
梨叶笑嘻嘻地补充:"外婆也知道,婚庆公司就是她联系的。"
雨势渐大,敲打着玻璃顶棚。李青突然发现花丛中藏着个小木盒,打开是一对铂金戒指,内圈刻着他们的名字。
"当年穷得连个银戒指都买不起。"王轱辘单膝跪地,左腿已经能自如弯曲,"现在补上。"
李青拉起丈夫,在他唇上印下一个带着花香的吻。菌生和梨叶识相地溜走了,留下满室芬芳与缠绵。
婚庆公司的考察持续到午饭时分。沈雅琴穿着利落的套装,金丝眼镜链随着她快速翻阅方案的动作轻轻摇晃。李建国则对宴席菜单格外上心,不时提出用合作社自产食材的建议。
"主蛋糕用草莓和黄金梨的造型,"沈雅琴在平板电脑上勾选,"宾客伴手礼装我们自己产的有机茶。"
李青看着母亲雷厉风行的样子,恍惚看到当年那个在董事会上运筹帷幄的女强人。只是如今,沈雅琴的眼角眉梢多了几分柔软。
午后的阳光穿透云层,合作社的晒场上搭起了婚礼舞台的雏形。七叔公带着村里的老人在调试音响,刘婶领着妇女们排练迎亲舞。王轱辘被拉去试穿定制的西装,李青则被梨叶拽进了化妆间。
"妈,试试这个。"少女兴奋地打开首饰盒,里面是一套珍珠首饰,"外婆从保险箱里取出来的,说是她当年的嫁妆。"
珍珠触手生温,李青记得小时候见过母亲佩戴。那时沈雅琴总是妆容精致,踩着高跟鞋出入高档写字楼,与现在这个穿着雨靴下地的样子判若两人。
"你外婆变了好多。"她对着镜子戴上耳环。
梨叶正在帮她盘发:"外公说,外婆现在笑得比过去二十年都多。"
夜幕降临,民宿里飘着李青父亲亲手炖的药膳香气。沈雅琴破例喝了小半杯葡萄酒,面颊泛起淡淡的红晕。王轱辘和李青坐在角落,十指相扣,看着满堂欢声笑语。
"明天要去拍纪念照。"王轱辘突然说,"我约了县城最好的摄影师。"
李青想起他们唯一的结婚照,是当年七叔公用老式胶片相机拍的,背景是合作社斑驳的土墙。照片早已泛黄,却一直珍藏在她的首饰盒底层。
回到卧室,王轱辘从衣柜深处拿出套真丝睡裙。李青认出这是她二十年前从城里带来的那件,边缘已经有些脱线,却洗得干干净净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