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天佑护送税费成功抵达镇远府并获府衙褒奖的消息,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激起层层涟漪,迅速在各地广泛传播开来。一时间,他的名字成为了人们口中传颂的焦点,他的事迹被人们添油加醋地讲述着,从一个村庄传到另一个城镇,他的名声如日中天,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敬佩。
在街头巷尾,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,热烈地讨论着陈天佑的英勇事迹。老人们手捋胡须,眼中闪烁着光芒,向年轻人讲述着陈天佑如何以一敌众,奋勇杀敌,保护税费的惊险过程;年轻人则听得热血沸腾,眼中满是崇拜之情,心中暗自将陈天佑视为自己的榜样,渴望有一天也能像他一样,成为一个英雄。
"你们知道吗?那个渡慕寨的陈天佑,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!" 一位老者激动地说道,"他单枪匹马,带着几个护卫,就敢和五十伙贼寇对抗,还成功保住了 50 万税费,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和本事啊!"
"是啊是啊,听说他的武艺高强得很,一把青龙偃月刀使得虎虎生风,那些贼寇根本不是他的对手!" 另一位年轻人附和道,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。
"而且他还会飞镖绝技,百步之外就能射中敌人的手腕,简直神了!" 一个小孩也忍不住插嘴道,眼中闪烁着好奇和敬仰的光芒。
陈天佑的名声不仅在民间广泛传播,还引起了江湖上众多门派和武林高手的关注。一些门派纷纷派人前来拜访,希望能与他结交,邀请他加入自己的门派,共同探讨武学之道;一些武林高手也慕名而来,想要与他切磋武艺,一较高下,以见识一下这位年轻英雄的真正实力。
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,陈天佑正在家中擦拭他的青龙偃月刀,刀身映出他沉稳的面容。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,伴随着清脆的铜铃声。他起身出门查看,只见一队身着黑衣劲装的人马停在院外,为首的是位背负长剑的青衫剑客,腰间悬挂着一块刻着 "七星" 二字的玉佩。
"阁下可是陈天佑公子?" 青衫剑客抱拳问道,声音清朗如玉石相击。
陈天佑拱手还礼:"在下正是,不知阁下从何而来?"
"在下七星阁长老洛无痕," 青衫剑客目光扫过陈天佑手中的长刀,"听闻公子单骑退贼寇,刀法通神,特来讨教一二。"
陈天佑眉头微蹙:"洛长老谬赞,在下不过是侥幸成事。切磋之事关乎性命,恕难从命。"
洛无痕轻笑一声,长剑突然出鞘半寸,寒光乍现:"公子若不敢接招,莫不是怕坏了名声?"
"长老此言差矣。" 陈天佑将长刀负在身后,"习武是为护民,而非争强好胜。若长老执意要比,不如我们各出三招,点到即止如何?"
洛无痕眼中闪过赞许:"好!便依公子所言。"
话音未落,青衫剑客已化作一道残影袭来。陈天佑不退反进,长刀划出半圆弧光,精准地格开刺向胸口的剑尖。两般兵器相碰,发出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,震得院外的梧桐叶簌簌飘落。
"第二招!" 洛无痕长剑陡然变势,如灵蛇出洞直取手腕。陈天佑脚尖点地旋身避开,顺势刀柄后撞,逼得对方不得不回剑自保。
"最后一招!" 两人同时大喝。只见银光与青光交织成网,刹那间已拆了七八个回合。就在剑尖即将触及陈天佑咽喉时,洛无痕突然收招后退,拱手道:"公子刀法确实高明,老夫认输。"
陈天佑收刀入鞘:"长老承让了。"
洛无痕解下腰间玉佩递过:"此乃七星阁信物,公子若有难处,可持此物到襄阳阁中寻我。"
三日后清晨,陈天佑刚打开院门,便见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立于石阶下。那和尚手持紫金钵盂,眉如卧蚕,正是少林达摩院首座玄慈大师。
"阿弥陀佛,陈施主别来无恙?" 玄慈双手合十。
陈天佑连忙请入屋内:"大师远道而来,不知有何见教?"
玄慈轻抚念珠:"贫僧听闻施主以飞镖绝技制服贼首,特来请教暗器心法。"
"大师说笑了," 陈天佑取来镖囊,"在下不过是祖传的粗浅功夫罢了。"
他取出三枚柳叶镖,指尖翻飞间已演示了七种手法:"您看,这 ' 流星赶月 ' 需腕力与眼力配合,而 ' 回风舞雪 ' 则要借助气流..."
玄慈双目微闭,待陈天佑演示完毕才睁眼:"施主可知,少林七十二绝技中有门 ' 菩提指 ',与施主的飞镖手法颇有异曲同工之妙?" 说着屈指轻弹,一枚铜钱竟钉入梁柱三分。
陈天佑惊叹不已:"大师神技!"
玄慈摇头道:"施主若愿入我少林,老衲愿将此技倾囊相授。"
陈天佑起身行礼:"多谢大师厚爱,只是在下身系乡邻安危,实在无法出家。"
玄慈叹息道:"也罢,这串菩提子赠予施主,可避邪祟。"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