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好仃站在玻璃厂的走廊里,手里捏着一张A4纸,上面是昨晚刚打印出来的“创意征集通知”。他低头看了眼手表,还差十分钟就到午饭时间。工人们三三两两地从车间出来,有说有笑地往食堂走。
“今天中午别急着吃饭。”他抬高嗓门,“会议室有点事,大家稍微留一下。”
几个熟面孔应了一声,有人点头,有人摆手表示知道了,还有人干脆直接问:“又要开会?”
刘好仃笑了笑:“不是那种催命连环call的会,是让大家动脑筋、提点子的会。做得好的,奖金翻倍,名字上墙。”
这下,不少人脚步慢了下来,眼神亮了。
到了会议室,人比预想得多。老陈带着几个打包组的同事来了,质检的小林也坐在角落里刷手机,小赵抱着笔记本早早坐到了第一排。
刘好仃把投影仪打开,屏幕上出现一行大字:“创意征集·你的点子值钱!”
底下传来一阵笑声。
“我知道大家一听到‘营销活动’就头疼。”刘好仃拿起笔,在白板上写下“自愿参与”四个字,“但这次不一样,我们不强求谁加班,也不搞形式主义。你们只管提想法,剩下的交给我们核心小组来评估和执行。”
“那……要是真出了个特别棒的点子呢?”前排一个小伙子忍不住问。
“奖金五千起步。”刘好仃毫不犹豫地说,“而且会在公司公众号上发布创意人的名字,让全厂都知道你是金点子王。”
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扔进了池塘,激起一圈圈涟漪。
会议结束后,刘好仃在车间门口贴上了几张彩色海报,上面写着:
【你有一份来自未来的邀请函】
? 想让你的名字登上公司荣誉榜吗?
? 想让你的创意变成现实吗?
? 想让你的点子被写进年终总结吗?
即日起至本周五,提交创意表即可参与!
下面还附了一张Q版插画,画的是一个工人拿着放大镜对着一块玻璃研究的样子,旁边写着一行字:“玻璃也能玩出花?”
第二天早上,意见箱已经鼓鼓囊囊地塞满了表格。
刘好仃拎着箱子回到办公室,一边倒出来一边数:“嗯……三十多份,不错。”
不过,翻开一看,果然有不少空白页,或者只有几个字:“没想法”、“不知道”、“随便吧”。
他叹了口气,拿起红笔,在几份表格上做了标记。
“得想办法启发他们。”他自言自语道。
于是,他又安排了几名骨干员工,分头去各个班组“上门收稿”,顺便引导大家思考。
“比如,你觉得咱们的产品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?”小林一边发问卷一边问。
“透光性好吧。”一个女工回答。
“那就想想怎么展示这个优点呗。”小林笑着说,“比如搞个‘阳光挑战赛’,让客户现场测试玻璃的透光率。”
“啊?还能这么玩?”女工眼睛一亮。
另一边,老陈在打包区转悠,看到两个年轻工人正在抽烟休息。
“你们平时喜欢看什么活动?”老陈随口问。
“我喜欢那种互动感强的。”一个说,“比如能自己动手做点啥的那种。”
“那要不你们试试写个‘玻璃DIY体验营’?”老陈笑着递过去一张表格,“让客户亲手做个玻璃杯,再带回去当纪念品。”
两人愣了一下,接过表格开始认真填了起来。
几天后,刘好仃再次召集核心小组开会。
“总共收到创意建议四十七份。”他翻开汇总表,“其中有效建议二十三份,其余为无效或重复内容。”
“最高分的是哪条?”小张迫不及待地问。
刘好仃没有立刻回答,而是走到白板前,揭开了事先盖着的一张纸。
纸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:
玻璃艺术展
“这个点子得分最高。”他指着评分表上的数据,“成本可控、互动性强、技术门槛低,最重要的是——它能让人记住我们的产品。”
小赵兴奋地翻着手中的资料:“这个主意太棒了!我们可以找本地艺术家合作,用我们的玻璃材料做作品展览,还可以开放工厂参观,让大家亲眼看看玻璃是怎么诞生的。”
“关键是,这个点子能让我们的产品不再只是冷冰冰的工业品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。”
气氛一下子热了起来,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展览的细节。
“灯光布置要注意质感。”
“可以设置一个签名墙,让观众留言。”
“要不要请摄影师拍个短片?记录整个制作过程。”
刘好仃听着这些提议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他知道,这场创意征集,不只是为了选出一个方案。
更重要的是,唤醒了每个人心里那个沉睡已久的“点子引擎”。
而这,才是真正的开始。
窗外,夕阳正缓缓落下,金色的余晖洒在厂区的玻璃幕墙上,折射出一片柔和的光芒。
刘好仃站在窗边,看着远处忙碌的身影,心里踏实了不少。
他伸手在玻璃上轻轻划过,留下一道指印。
那指印慢慢晕开,在阳光下,像是一个小小的希望,在悄悄生长。
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:(www.msxsy.com)深圳玻璃厂打工记陌上香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