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边守着我身体的几个人已经快要急疯了。
时间已经到了五点五十,就是卯时过半,我却还没有醒过来的迹象,正常情况下,守魂香早就烧完了,可是就在香头还剩下小拇指指甲长度的时候,忽然凭空起了一阵阴风,三支香头忽然泛起了绿色的磷火,并且长度几乎不再改变。
“这,这什么情况?”韩天志问道
李翠面色凝重,思索了片刻道,“应该是下面有大能锁定了时间,否则,香一灭,木然就回不来了。”
“这!锁定时间!这也能办到?”韩天志咽了口唾沫道
“然哥咋回事?”段子枫说话的声音都岔音儿了
李翠和韩天志立即看向我身体的方向,只见围绕我的全身,正凭空冒出森森阴气,不停在我的四周蒸腾,这场景看上去诡异极了。
“不知道木然遇到了什么样的存在,竟有如此大的神通。”李翠道
段子枫眨了眨眼,问道,“这算是什么神通?翠儿姐。”
“言出法随!”李翠瞪大双眼看着那团黑气道
众人顿时目瞪口呆。
言出法随,这一说法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道家思想的经典着作中。道家强调自然、无为和顺应天道,认为语言具有强大的力量。在道家的观念里,一个人如果能够掌握并运用这种语言的力量,就能够实现言出法随的境界。
道家认为,宇宙万物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和法则,而人类的语言也是其中的一部分。当一个人能够领悟到这种规律,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语言表达中时,他所说的话就会具有一种超凡的力量,能够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事物。
这种思想在道家的修炼方法中也有所体现。道家强调通过内心的修炼和对自然的感悟,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境界。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达到一种纯净、平静的状态时,他才能够真正地掌握言出法随的技巧。
此外,道家还认为言出法随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技巧,更是一种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的体现。一个真正能够言出法随的人,必定是一个品德高尚、心地善良的人,他的话语才能够具有正面的影响力和号召力。
总之,言出法随这一概念最早源自道家思想,它强调了语言的力量和人类与自然的联系。在道家的观念中,通过内心的修炼和对自然的感悟,人们可以掌握这种语言的力量,实现言出法随的境界。
可是在修行界的内部信息中,言出法随的涵盖范畴就大了,有一言出,万法相随之意,翻译成白话文就是,所言即可实现。虽然道家讲究的是顺应天道,随遇而安,并不会刻意的做出一些违背天道和自然的事情,但是记载中也确实有过一些大能,为了顾全大局,或者是对抗天灾,或者是清除人祸,使用了大神通——言出法随,一言抹杀规则与因果。
但是,即使是大能,也不能完全不付出代价的言出法随,抹杀的东西越多,付出的代价越大。
有的记载说言出法随源自佛家,有的记载说源自道家,后来还在盛唐时期,随着鉴真法师东渡倭国的时候,传入了倭国。
但是倭国这个国家,有一个形容词十分贴切,重细节而轻大义,他们能把一个技术的细节抠的十分精细,甚至能够超越创造这个技术的原创者,但是,最后的成果却和原创大相径庭,比如这言出法随。
不管是佛还是道,言出法随都是顺应天道,悲天悯人的大道法术,旨在帮助大多数的人们能够前行的,而到了倭国却彻底变成了另一种术法。
言灵,出自倭国的皇家伊势神社,但是它的本质却彻底变了味儿,成了一种诅咒术。这还是源自于倭国那自编自导的神话起源的影响,因为倭国认为万物皆有灵,他们的祖先地照大神也是由自然神灵衍生出来的,所以这言出法随就被魔改成了命令万灵听命的意思。
可是,这魔改之后的言灵,却没啥用,他们认为的万灵似乎不太听话,比如,某一年倭国大汗,一个大神官假模假式的开坛做法,对着天大喊下雨,下雨,可是,别说下雨了,一片云彩都没有。
这样的例子几乎是能写满几本书,也不知道是因为倭国的修行方式不对,还是这所谓的万灵不太给面子,这言灵术几乎沦为笑话。
可是,另一派修行言灵的却有了意外的突破,这是因为这一派本身就是擅长诅咒之术,而心眼最小的那个精英祭祀恰恰对言灵这个大神通十分感兴趣,于是,这言灵之术就彻底在跑偏的路上一去不回头了,而倭国的百鬼录里也多了一个恶鬼,名叫言灵。
起初,这个祭司只是正常钻研言灵之术,可是身边同期的祭祀却笑话他,毕竟连大祭司都没有成功的神通,你算个啥,凭啥你能成功呢?要不说,邪修有的时候就比正常修炼容易成功呢,那个祭祀当时就直接使用了言灵之术诅咒这个嘲笑他的祭司,诅咒的内容极其恶毒,他也没觉着自己能成功。
可是,有句话说得好,山清水秀出神仙,穷山恶水出刁民,这倭国这地方,就是印证了这句话,好的不灵坏的灵,那个被诅咒的祭祀就真应验了,并且和他沾亲带故的所有亲属都中了这恶毒的诅咒,并且,无人能解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