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王府内,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。
鲁王明承业坐在主位上,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,
他身旁一众文官们面面相觑,大气都不敢出。
“林青!他大胆!”
明承业猛地一拍桌子,茶盏被震得跳了起来,茶水溅了一桌。
一位谋士模样的人赶忙上前,拱手道:
“王爷息怒,林青手握重兵,如今回京,确实不可小觑。
不过,王爷您身后有众多大人支持,他也不敢轻易造次。”
明承业冷哼一声,眼中满是愤怒:
“本王乃是皇室血脉,这皇位本就该由本王来坐,
他林青不过是一介武夫,有什么资格来管本王的事!”
“王爷,话虽如此,但如今局势复杂。
靖安军向来能征善战,在军中威望极高,
若他真的站在哪一方,那局势可就对其他两方极为不利了。”
明承业咬了咬牙,说道:
“本王就不信,他林青敢公然与本王作对,
传本王命令,让支持本王的官员们继续造势,给本王争取更多支持。”
谋士们面面相觑,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,最后领命而去。
明承业坐在椅子上,双手紧紧握拳,心中暗自思忖着如何应对林青。
......
晋王府中,同样是一片紧张氛围。
晋王明承德坐在大厅中央,周围围着一众将领。
“林青这个家伙,居然如此跋扈!”
明承德怒目圆睁,手中长剑被他狠狠插在地上,
一位将领上前一步,抱拳道:
“王爷,靖国公向来不将我等放在眼里,靖安军虽然厉害,
但咱们都督府的将士也不是吃素的。
若他真敢与王爷为敌,咱们就与他拼个鱼死网破!”
明承德瞪了将领一眼,说道:
“拼个鱼死网破?你以为本王不想吗?
但如今局势,与林青火并,只会让淮南王那家伙坐收渔翁之利。”
另一位将领沉思片刻后说道:
“王爷,依末将之见,
咱们不妨先按兵不动,看看林青到底想干什么。”
明承德点了点头,说道:
“也只能如此了,传本王命令,军中加强戒备,不得有丝毫懈怠。
另外,派人去探探林青的底,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打算。”
将领们领命而去,明承德坐在椅子上,心中充满忧虑,
他深知林青的厉害,也知道如今自己不能轻举妄动。
......
而淮南王府,却显得相对安静。
淮南王明承恩独自坐在书房中,手中拿着一本书,半天没有翻动一页。
“靖国公回京了,还警告了我等。”明承恩喃喃自语道。
这时,一名侍卫走了进来,抱拳道:
“王爷,京兆府的人前来求见。”
明承恩放下手中的书,说道:“让他进来。”
不一会儿,邱芝走了进来,恭敬地行礼道:
“参见王爷。”
明承恩看着他,问道:
“所为何事?”
邱芝微微躬身,神色间带着几分从容,缓缓说道:
“王爷,靖国公此番回京,虽对几位王爷都发出了警告,
但依小人看来,王爷不必着急,也不必因他的警告而动怒。”
明承恩微微挑眉,目光从邱芝身上扫过,示意他继续说下去。
书房内安静得只能听见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,
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。
邱芝清了清嗓子,接着说道:
“靖国公向来是个不喜欢张扬的人,
他久经沙场,战功赫赫,
对于一些几千人的小战果根本连提都不提,
若是换作旁的将领,斩首百人都要大书特书。
在军中,靖国公威望极高,但对手下将士却极为宽厚,
他更看重的是实际做事,而非那些虚头巴脑的排场和声势。”
明承恩微微点头,若有所思地说道:
“本王也听闻过一些事迹,确实是个有真本事的人,
只是如今他回京,还对我们发出警告,本王心中...有些不喜。”
邱芝笑了笑,说道:
“王爷,若靖国公真是个喜欢张扬、爱惹是生非的人,
以他的权势和地位,这京城还不被他搅得天翻地覆?
可他回京之后,除了警告我等,可曾有过其他过激之举?
这就说明,他并非想要针对某一位王爷,
而是希望这京城能够安稳,朝廷能够有序运转。”
明承恩站起身来,在书房内缓缓踱步,手指轻轻摩挲着下巴:
“你的意思是,他只是不想看到我们争斗,并非有意偏袒一方?”
邱芝连忙点头:
“王爷英明,小人正是此意,大人亦是如此。
如今局势微妙,几位王爷各有势力,
一旦争斗起来,必然会引起朝廷动荡,百姓遭殃。
他作为朝廷重臣,不愿看到这样的局面发生,
所以,他发出警告,不过是想让我们都收敛一些,莫要做出过火之事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