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命元年元月六日,夜。
大唐,长安。
摘星楼,高八百九十九丈,如天柱般矗立于长安皇城中央,直刺苍穹。
三天前稷下学宫那场震动心灵的论道余韵犹在,此刻,李书与恒宇帝君并肩立于摘星楼顶层,凭栏远眺。
脚下,是气象万千、气运如龙的长安帝都,万家灯火如星河倒映,帝国心脏的勃勃生机扑面而来。
阿青侍立一旁,一袭青丝随风轻扬,目光沉静如水。
清风拂过楼台,带来远处市井的喧嚣与学宫隐隐的诵读声,更衬得此处高处的寂静与庄重。
此刻,恒宇帝君的目光扫过这片由李书一手缔造的奇迹之地,最终定格在身旁这位年轻得过分、却又深不可测的大唐运朝之主身上。
“陛下。”
恒宇帝君的声音低沉而肃穆,打破了沉静,带着一种追忆往昔的沧桑:“三日前,稷下学宫一行,令我等大开眼界,心神俱震。”
“百家之学,煌煌如星,实乃人族之幸,文明之炬。”
“然,今日相邀登此摘星楼,实有一桩关乎我人族根本之秘辛,需向陛下坦诚相告。”
闻言,李书微微侧首,眸光深邃,带着浓厚的兴趣:“帝君请讲。”
见此情景,恒宇帝君深吸一口气,仿佛要将十万载岁月的沉重尽数纳入胸臆。
他的目光投向深邃的星空,似乎看破了太古世界的无尽虚空,投向了浩瀚无垠的诸天虚海,缓缓道:“十万年前,吾之师尊,人皇姬轩辕,于飞升之际曾留下一个预言。”
“此预言镌刻于轩辕山核心,唯有人道联盟掌舵者与核心人物知晓。”
此时此刻,恒宇帝君的语气变得无比郑重,旋即开门见山的说道:“师尊预言,在遥远的未来,人族气运将迎来亘古未有之变局。”
“那时,将有一位绝世天骄应运而生,身负天命,统御我太古人族走向诸天万界,完成我太古人族统御诸天星海的昭昭天命。”
“而这位预言之人有两个特征,第一个是能够引动九彩神石绽放九彩神光。”
“第二个更为关键,那就是此人手握人道圣剑——即轩辕剑。”
“唯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者,方为我人族新一代人皇,方为吾之师尊预言中,带领我太古人族打破世界囚笼,挣脱世界束缚,真正走向浩瀚诸天万界的唯一希望!”
“师尊严令,若此天命人皇现世,我人道联盟上下,无论是我恒宇,还是天凤师妹等弟子,亦或轩辕山上下,乃至整个人道联盟,皆须倾力辅佐,奉其号令,不得有丝毫违逆!”
这时,恒宇帝君长出了口气,收回望向无尽星空的目光,灼灼地看向李书,眼神复杂无比:“陛下,实不相瞒,自您让九彩神石绽放九彩神光那一刻起,轩辕山便已震动,我等在那时便高度怀疑,您极有可能就是预言中那位天命所归之人。”
“您之天资,旷古烁今。”
“二十五岁阴阳境,而立之年永生境……此等进境纵观太古世界都属亘古未有。”
“您建立运朝,登临人皇,引动东域升华,更开创百家争鸣,知识普及之盛世……桩桩件件,皆非凡俗可为,皆似印证天命。”
此时,恒宇帝君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,也有一份深深的遗憾与迟疑:“然……唯有一点,那就是轩辕剑。”
“人道圣剑轩辕剑,自吾之师尊飞升后便不知所踪,十万年来杳无音讯,而陛下身边亦始终未见其踪影。”
“关键此乃预言之第二个条件,陛下却并不满足。”
“正因如此,轩辕山虽对陛下敬重有加,无比看好重视,虽为大唐气象所震撼,却始终下不了最后的决心。”
“无法现在就将整个人族之未来命运彻底交托。”
恒宇帝君长长叹息一声,目光中带着恳切与探寻:“请问陛下,您……可曾见过,或感应到,那柄象征人皇正统,为吾之师尊所留,凝聚太古人族气运的圣剑——轩辕剑?”
“或者是相似的圣剑。”
恒宇帝君的语气态度无比诚恳。
也是因为李书如今已经晋升为永生境主宰了,其麾下的大唐帝国更是有了和人道联盟分庭抗礼的实力,已经不能再用往常目光看待,不然恒宇帝君还真不一定会将这等人族核心机密悉数告知。
而在听完恒宇帝君这蕴含了十万年期盼与沉重的讲述,李书的表情却是变得……极其古怪。
李书先是微微一愣,随即眉头挑起,嘴角似乎抽搐了一下,仿佛听到了什么极其荒谬又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。
“轩辕剑?”
此刻,李书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腔调,看着恒宇帝君的眼神像是在确认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:“帝君说的,可是这把剑?”
话音未落,李书心念微动。
刹那间,摘星楼顶的气流仿佛凝固了。
“嗡——!”
一声低沉而恢弘的剑鸣,并非响在耳畔,而是直接回荡在元神深处,并响彻在大唐帝国浩瀚的国运之海中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